??? 6月2日,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演讲。 新华社发(邓智炜摄)
======?如何看美国的战略调整 ======
???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构成的挑战和负面影响是严重的,但其实际效用和影响有限。对此我们既应高度警觉,妥善应对,也应客观理性看待,不要夸大其事,更不应草木皆兵。
??? 美国搞所谓亚太“战略再平衡”主要是一种防范、威慑态势,而不是将中国作为敌手,蓄意对抗中国。不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底线,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碰撞,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,仍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和主要政策取向。
??? 再者,美国在亚洲也难以“拉帮结派”对付中国。中国长期实行“与邻为善”、“以邻为伴”的友邻政策。特别是中国是大多数亚太国家的主要经贸伙伴和最大出口对象,它们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,只会坚持对华友好,不愿也不会充当美国遏华战略的“棋子”和“马前卒”。
??? 同时,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不全是负面的,如加强美日同盟固然有遏制中国的一面,但也有防止日本发展核武器和重新军国主义化的作用。美国将亚洲定为 “出口倍增”战略的重点目标,势必会更加重视和着力加强同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交流与合作,对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有利。因此,尽管美国战略东移亚太,但中美关系不会发生逆转。中国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,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能够延续下去。 >>>详细
??? 在债务?;挠跋煜?,未来10年,美国的国防开支将削减4870亿美元。陆军、海军都将削减,一些海外军事基地也将关闭。确实美国国防部计划,到2020年,海军将把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兵力部署比例,从今天的50比50,改变为60比40。但当美国的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减小时,其在亚太地区部署海军的绝对数量也难有明显增长。
??? 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,20世纪90年代以来,在全球同时“打赢两场战争”一直是国家战略制定者的深刻信条,而现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已把这一目标降低为打赢一场战争和“同时在另一场可能突发的冲突中起到‘干扰破坏’潜在敌人的作用”。这说明美国的新战略从实质上说,是以攻为守的战略。
??? 那么东南亚国家怎样看待美国的“重返亚洲”呢?最近一些新加坡学者指出,东南亚国家对于外来大国并不存在幻想,它们“看惯”了大国在这一区的进入和退出,例如当初的英国。而它们都看到中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和“美国实力在相对下降”。
??? 总而言之,美国咄咄逼人的重返亚洲战略多少有些虚张声势,对此中国既应重视,也应泰然处之。在亚太地区同美国争夺并不是中国的目的,“太平洋之大,足以容纳美国和中国”。为了这一地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,中美两国应当共同努力。 >>>详细
??? 认为“亚太再平衡”仅仅只针对中国,或者以中国为中心实现全面布局,不完全符合实际,而且事实上美国也很难做到“只针对中国”。
亚太地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。除了中国,还有印度崛起、东盟复兴,亚太地区本身的发展已经使得俄罗斯南下、澳大利亚北上、印度东进,甚至欧盟也加大亚太投入,无非都想搭上亚太崛起的快车。在这一大背景下,美国将重心重新放在该区域,是时势使然。此外,亚太地区过去十年经济一体化如火如荼,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箭在弦上,而亚太的经贸网络又是以中国为中心,美国有一种巨大的被排挤感,一直想参与进来。
上述每一个因素中都包含了中国因素,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亚太再平衡”确实是“冲着中国而来”,正因为如此,中国感受到的压力最大。但据此就简单理解为完全“冲着中国而来”,是对华全面遏制战略的开始,也有偏颇之嫌。因为,这次的“亚太再平衡”战略是综合性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,中国因素或许占到了60%以上,但绝不是100%。
“亚太再平衡”战略并没有也无法全面中断中国的战略机遇期。这个地区的结构决定了,美国具有区域安全优势,中国有区域经济优势,短期内这一二元格局难以改变。这就决定了亚太地区相关国家“安全上倚美,经济上靠中”的选择无法轻易改变。
虽然“亚太再平衡”战略咄咄逼人,但中国北部内陆的中俄关系、东南沿海的两岸关系均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,中国同周边多数国家的关系并未因目前的海洋、主权争端而恶化,仍然保持稳健发展势头。中国是东亚几乎所有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,也是除菲律宾外美国亚太四大盟国的最大贸易伙伴,这一基本格局短期不会改变。
中国崛起乃大势所趋,在崛起的关键阶段面临发展难题和安全困境是难免的。中国应该继续苦练内功,深化改革,保持并扩大经济优势,并善用地缘和文化优势,形成优势转换。这是化解当前亚太战略挑战的根本。
>>>详
-
大数据"坑熟客",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质量发展,怎么消除“游离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学校只剩一名学生,她却坚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变动!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?
2018-03-01 09:01:20